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赏析

《夕阳楼》原文翻译及赏析

作者:李商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花明柳暗,忧愁绕着天时转。登上了高高城楼,又上高楼。
要想问孤飞的鸿雁,你将飞向何方?岂不知自己的身世,同样悠悠茫茫!
 

注释
⑴夕阳楼:旧郑州之名胜,始建于北魏,为中国唐宋八大名楼之一,曾与黄鹤楼、鹳雀楼、岳阳楼等齐名。
⑵荥阳:在河南省郑州市荥阳一带。
⑶是:指夕阳楼。所知:所熟悉的人。萧侍郎:即萧澣。《旧唐书·文宗纪》:“大和七年(833)三月,以给事中萧澣为郑州刺史,入为刑部侍郎。九年六月,贬遂州司马。”《地理志》:“遂州遂宁郡,属剑南东道。”萧澣贬遂州司马,不久病逝,李商隐作有《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
⑷花明:九月繁花凋谢,菊花开放,特别鲜明。柳暗:秋天柳色深绿,显得晦暗。绕天愁:忧愁随着天时循环运转而来,秋天有秋愁。
⑸重城:即“层楼”,指高高的城楼。楼:指夕阳楼。[2]
 

【作品鉴赏】
《夕阳楼》既写出了夕阳楼的真实风景,也倾诉了他的心事和渴望

这首诗以眼前看到的景物入手,以艺术的手法来诠释心中的愁绪和感慨,读起来沉郁真挚,依稀在人们面前展开了一幅花明柳暗、高楼独立、孤鸿飞翔的画面。李商隐用他生动的笔墨,既写出了夕阳楼的真实风景,也尽情倾诉了他的心事和渴望。
“首两句”是倒装语。“花明柳暗”的风景是在“上尽重城更上楼”后所见。但第二句对于第三句的“欲问孤鸿向何处”,又是顺叙。可见诗人构思炼句之巧妙。像《登乐游原》一样,诗人的身心异常疲累,灵与肉遭受着痛苦的煎熬,心灵的宇宙愁云密布,内心深处感到异乎寻常的压抑与孤独。所以诗人“上尽重城更上楼”时,不愿,不甘,乏力,又无可奈何,“上尽”,还要“更上”,成了一种负担,一种难以承受的体力和精神的负担。这与王之涣“更上一层楼”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诗人登楼所见景物有二:一曰花明柳暗。二曰悠悠孤鸿。众所周知,任何诗人描摹景物,都有他自己的独特的审美选择,并把选择对象在自己的心灵中加以主观化的熔铸。成为诗人自己的经过改造了的景物。《夕阳楼》诗中所出现的“花明柳暗”,说明时值春色烂漫的季节,大自然本应是一派生机盎然的天地。但是李商隐却没有“峰回路转”、“又一村”的那种感觉,而是把弥漫在诗人自己胸际黯淡的愁云,又转而弥漫到“花明柳暗”的景物之上,使如许春色也蒙上了一层万里愁云万里凝的黯淡色彩,而且诗人胸际的愁云又放而大之,弥漫充塞到了天地间,成了“绕天愁”,此愁不同于它愁,此愁悠长、纷乱。李商隐诗在遣词造句上是非常讲究的,同一事物,他不说“柳暗花明”,而写成“花明柳暗”,词序排列由明而暗,而愁,以显出情绪变化的层次,如按通常“柳暗花明”的说法,便乱而无序了。由此可见诗人对意象的关注,造境的巧妙。

《夕阳楼》体现了李商隐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的特点
诗中三 、四两句专就望中所见孤鸿南征的情景抒慨。仰望天空,万里寥廓,但见孤鸿一点,在夕阳余光的映照下孑然逝去。这一情景,连同诗人此刻登临的夕阳楼,都很自然地使他联想起被贬离去、形单影只的萧澣,从内心深处涌出对萧澣不幸遭际的同情和前途命运的关切,故有“欲问”之句。但方当此时,忽又顿悟自己的身世原来也和这秋空孤鸿一样孑然无助、渺然无适,真所谓“不知身世自悠悠”了。这两句诗的好处,主要在于它真切地表达了一种特殊人生体验:一个同情别人不幸遭遇的人,往往未有意识到他自己原来正是亟须人们同情的不幸者;而当他一旦忽然意识到这一点时,竟发现连给予自己同情的人都不再有了 。“孤鸿”尚且有关心它的人,自己则连孤鸿也不如。这里蕴含着更深沉的悲哀,更深刻的悲剧。冯浩说三四两句“凄惋入神 ”,也许正应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而“欲问”、“不知”这一转跌,则正是构成“凄惋入神”的艺术风韵的重要因素。此诗体现了李商隐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叶燮《原诗》)的特点。

【名家点评】
谢枋得:夕阳不好说,此诗形容不着迹。孤鸿独飞,必是夕阳时;若只道身世悠悠,与孤鸿相似,意思便浅。“欲问”、“不知”,四字无限精神。(《叠山诗话》)
徐充曰:身无定居,与鸿何异?此因登夕阳楼感物而兴怀也。胡次焱注:身世方自悠悠,而问孤鸿所向,不几于悲乎?“自”字宜玩味。我自如此,何问鸿为?感慨深矣。焦竑曰:感慨无穷。此与“最无根蒂是浮名”同例,驰竞者诵之,可以有省。(《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纪昀:“借孤鸿对写,映出自己,吞吐有致,但不免有做作态,觉不十分深厚耳。”(《玉溪生诗说》)
冯浩:“自慨慨萧,皆在言中,凄惋入神。”(《玉溪生诗集笺注》)
刘学锴、余恕诚:“三四巧于言情,不直言己之身世如悠悠孤鸿,而谓方将同情孤鸿之远去,忽悟己之身世亦复如彼。是怜人者正须被怜,而竟不自知其可怜,亦无人复怜之也。运思固极婉曲,言情亦极凄惋,然浑朴之气亦因之而斫削。纪评虽稍苛,然眼力自非张氏之一味吹捧者可比。”(《李商隐诗歌集解》)[3]  [4]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又是一个春夏。”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原文
关注公众号,将诗词随身携带
【李商隐诗词推荐】
骊山有感
滞雨
裴明府居止
中元作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
凉思(李商隐)
赠歌妓二首
华清宫
和韩录事送宫人入道
更多李商隐诗词推荐
历代古诗词
  • 先秦
  • 两汉
  • 魏晋
  • 南北朝
  • 隋代
  • 唐代
  • 五代
  • 宋代
  • 金朝
  • 元代
  • 明代
  • 清代
  • 近代
  • 更多
  • 名人诗词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白居易
  • 王维
  • 陶渊明
  • 陆游
  • 韩愈
  • 王安石
  • 欧阳修
  • 李清照
  • 刘禹锡
  • 辛弃疾
  • 杜牧
  • 李商隐
  • 柳宗元
  • 孟浩然
  • 李煜
  • 黄庭坚
  • 柳永
  • 王昌龄
  • 龚自珍
  • 晏殊
  • 高适
  • 韦应物
  • 王之涣
  • 元好问
  • 更多
  • 经典诗词赏析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诗海泛“舟”
  • 诗空飘“雪”
  • 诗坛品“酒”
  • 诗园看“柳”
  • 诗中“乡情”
  • 诗中“亲情”
  • 诗中“友情”
  • 诗中“爱情”
  • 诗厩观“马”
  • 诗台点“烛”
  • 诗国寻“梦”
  • 诗空赏“云”
  • 诗空飞“雨”
  • 诗中捉“鸟”
  • 诗中觅“愁”
  • 诗苑洒“泪”
  • 诗空摘“星”
  • 诗中买“醉”
  • “物事人非”
  • “传统节日”
  • 诗中“美女”
  • 色彩之“红”
  • 色彩之“绿”
  • 色彩之“黄”
  • 色彩之“紫”
  • 更多
  • 十大诗词
  • 十大咏“春”诗词
  • 十大咏“夏”诗词
  • 十大咏“秋”诗词
  • 十大咏“冬”诗词
  • 十大咏“山”诗词
  • 十大咏“水”诗词
  • 十大咏“日”诗词
  • 十大咏“月”诗词
  • 十大咏“风”诗词
  • 十大咏“花”诗词
  • 十大咏“雨”诗词
  • 十大咏“雪”诗词
  • 十大咏“江”诗词
  • 更多
  • 诗词分类
  • 泰山
  • 华山
  • 黄山
  • 庐山
  • 天山
  • 长江
  • 黄河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清明
  • 端午
  • 七夕
  • 中秋
  • 重阳
  • 春节
  • 梅花
  • 荷花
  • 菊花
  • 月亮
  • 牡丹
  • 竹子
  • 桃花
  • 母亲
  • 北斗
  • 腊月
  • 更多
  • m.yuwen360.com 鲁ICP备15023639号-1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