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三大美德之正邪两赋,以及其爱情悲剧

作者:贾宝玉

贾宝玉的正邪两赋,书中暗喻他是一个恃才傲物、个性自由、有叛逆精神及革命情怀的狂人

第29回张道士语:“前日四月二十六,我这里做遮天大王的圣诞。”遮天大王生日系曹雪芹杜撰,连上第3回的混世魔王,皆喻贾宝玉是一个恃才傲物、个性自由、有叛逆精神及革命情怀的狂人。在贾雨村论气一篇大文中,贾宝玉之为遮天大王、混世魔王的狂人人格被提升到正邪两赋的哲学高度。

贾宝玉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一方面,以男子为中心的贵族社会是那样虚伪、丑恶、腐朽无能、庸陋可憎,使他因自己生为男子而感到终身遗憾。另一方面,那些围绕着他的丫鬟们深挚纯洁、自由不羁的品格感染着他,她们由于社会地位卑下所遭到的种种不幸也启发着他。在贾宝玉的直感生活里,她们和那些以世俗男性为主的居于中心统治地位的势力,在每一点上都形成鲜明的对比:尊重与玩弄,聪明与愚蠢,纯真与腐朽,洁净与污浊,天真与虚伪,善良与邪恶,美好与丑陋。

贾宝玉主张人人平等,尊重个性,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在他心里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与此相连,他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相近、气味相投的出身寒素和地位微贱的人物。

贾宝玉的爱情悲剧,宝黛两人两人思想上的一致,对于人生道路的共同的认识和选择

《红楼梦》里描写的宝黛爱情,并不是什么抽象的异性吸引,而是在他们叛逆思想的发展中描写他们的爱情。叛逆思想、爱情、家族命运这三方面有机组织于《红楼梦》的艺术情节之中,这是《红楼梦》爱情描写的一个突出特点,完全突破了传统小说戏曲中那种郎才女貌、一见钟情的老套子,其结局也不再是千篇一律。

林黛玉比她同时代的一般贵族妇女的思想要高出一筹。她无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道德规范,喜欢读书写诗,表现了出众的才华。她跟贾宝玉一样,最爱读《西厢记》《牡丹亭》等统治者不许看的“邪书”,从中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以致一些曲词烂熟于心,说话时竟不自觉地脱口而出。她爱贾宝玉,从不劝贾宝玉去读书应举、立身扬名。在她身上闻不到一般贵族妇女常有的那种夫贵妻荣的庸俗气味。思想上的一致,对于人生道路的共同的认识和选择,是他们爱情的坚实基础,因此就具有了新的、更加深刻和进步的时代内容。

建立在叛逆思想基础上的宝黛爱情,必然与家族利益发生尖锐的对立,因而为家族统治者所不容。宝黛爱情在封建势力的高压下曲曲折折地发展,最后遭到毁灭。曹雪芹通过生动的艺术描写,在前八十回已经清清楚楚地预示了这个悲剧结局必将到来,现今在市面上流通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的无名氏所续的后四十回虽然将各个人物的性别描写得与原著大相径庭,结局也不尽符合曹雪芹在前80回的隐射,但至少保留了这个结局悲剧。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潛意識失憶”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注公众号,将诗词随身携带
【参考资料】
历朝历代的名人
各大姓氏的名人
名人统称
中国十大
文人名士
m.yuwen360.com 鲁ICP备15023639号-1 | 免责声明